中外机构看好人民币资产前景
发布日期:
2020-12-02

浏览次数:

1425

临近年终岁末,海内外各大金融机构陆续发布了对于2021年的市场展望及相应的投资策略报告。整体来看,这些知名机构对于未来我们经济发展及A股表现给予了较为积极正面的看法。

 

知名投行高盛预测2021年我国实际GDP增速将达到自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的7.5%,出口增速为3.2%,内需整体增幅为7.2%,其中消费和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0.4%和3%。同时,高盛预计多种因素将支撑人民币升值,未来12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升至6.3。

 

高盛表示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股票仍会有相对较好的表现,尤其要重视中国A股市场的前景,其预测明年A股的回报将会达到16%左右,看好的行业有消费品、媒体、医药、交通运输、零售等。另外,对于更远的将来,其建议投资者应特别关注“十四五规划”重点布局的相关行业及相应的投资主题,如数字化趋势、自主化(如半导体、新能源等将逐渐降低对外依赖的产业)、内需(如消费和投资相关)等。

 

另一家外资巨头摩根士丹利表示鉴于新冠疫苗的前景更加清晰以及持续的政策支持,为2021年的股市和信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明年全球经济将呈现“V”形复苏。其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有望达到9%,理由是国内消费复苏势头强劲,海外经济也在持续恢复中,国外需求增长也将支持中国经济回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21年底有望升至6.4的水平。

 

该行对明年A股走势仍持乐观立场,认为估值仍有吸引力,“十四五”规划将提供支持其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可能进一步提升。其将沪深300指数2021年底最新目标价上调至5570点,较11月末的收盘点位4960点仍有约12%的上涨空间。摩根士丹利特别看好A股中后周期中可选消费服务相关行业和受益于我国城镇化加速的相关行业。

 

另外,我们看到内资主流券商在对明年的A股投资展望中也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和建议,主要的利好因素有新冠疫情后我国生产及消费的复苏带来的企业盈利抬升,海外资金对A股的配置前景以及目前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等。

 

综合来看,疫情后权益资产在大类资产配置中仍处于相对占优的位置,从盈利的可见性、估值水平、部分行业供需匹配性等角度考量,A股仍应该在投资者的组合中占据重要位置。